同城啪啪夜约下载,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100块钱的快餐小姐,附近小姐快餐100元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县动态

287个异地就医家庭2794个安睡夜,“邻安小家”上新背后的杭州心意

发布时间: 2025-08-27 16:03:57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祝姚玲

小军(化名)只有7岁,小肠却严重坏死,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接受长时间治疗后,终于可以转到莫干山院区康复训练。

这几天,他暂借住在了杭州滨江长河街道钱潮建业社区的“邻安小家”,这是医院和社区帮他免费安排的。

“邻安小家”在江尚景苑小区,距离浙大儿院步行只要5分钟。

从外面看去,“小家”和普通的居民住宅没啥两样。推门而入可见客厅、厨房和几间卧室,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充满了生活气息。

虽只是临时暂住,小军似乎很喜欢这里。

他光着屁股在房间和客厅里跑来跑去,不时围着“爱心妈妈”姜女士转圈圈,咧开嘴笑着,能看到个大牙缝,小家伙正在换牙。

2023年7月,“护佑童馨·邻安项目”在浙江省、市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浙大儿院携手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共同开始了项目的推进与落地,最终确定钱潮建业社区作为样本社区进行试点推广,先后上线了两套住房,共有7个房间。

两年来,项目服务了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287户异地就医大病患儿家庭,为600人次提供了2794个安睡的夜晚。

01.jpg

记者 黄玉环 摄

“小家”常常满额,仍有家庭在排队等候。

正基于此,“邻安小家”最近上新了,长河街道观潮社区也加入进来,在红门家园小区安置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预计9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这次,“邻安小家”也不再是儿童专属福利,而是服务全年龄层外地就医困难患者及家庭。

高温下的这期社区串门,我去了钱潮建业社区和观潮社区两个社区,寻找“小家”背后的温暖与善意。

小小的“家”,是大家的“避风港”

小军的身世令人心疼。

爱心姜女士和我说,眼下活泼可爱的小军,曾经是个沉默寡言的苦孩子。“他很小就没了父亲,母亲又得了抑郁症,住进了精神病院,他成了孤儿,在广西老家街头流落,因为饮食不当,出现了很严重的肠坏死?!?/p>

幸运的是,有公益组织关注到了这个孩子,将他送到了当地的医院,但由于病情较重,孩子转到了浙大儿院救治。

也是在这里,小军碰到了热心公益的姜妈妈。

姜妈妈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听说小军的事情后,她申请过来帮忙。

由于送医较晚,小军经过手术后,小肠只剩下8厘米,他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饮食,要以流食为主,所以后续的康复很关键,姜妈妈决定继续陪着他。

02.jpg

小军似乎很喜欢这个小家。 记者 黄玉环 摄

“转院这几天,医院暂时没地方住,还好有‘邻安小家’,让孩子有个落脚的地方。”姜妈妈说。

住在小军隔壁的,是丽水女孩慧慧(化名)的爸爸王先生。

8月初,爱人带女儿去漂流,返程路上出了车祸,母女受了重伤。在当地短暂急救后,慧慧被送到了浙大儿院。

有那么一瞬间,王先生觉得天塌了,“压力大到不敢想,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得撑下去。”

转院后,慧慧一直住在ICU,加上爱人也在其他医院治疗,王家的经济压力陡增。王先生在杭州没有亲戚朋友,又舍不得在外租房,有时便睡在医院的过道里。

在医护人员的帮忙下,他申请了 “邻安小家”。

“我爱人前两天出院了,现在也住到这边,一起等女儿的消息?!蓖跸壬?,孩子手术已经做完,脱离了生命危险,还需要慢慢康复,“希望我女儿能尽快走出ICU?!?/p>

是落脚点,更是帮人重拾信心的关键点

“小孩在医院手术治疗,有些家长会缓不过来,需要提供心理支持,也需要一个休息的场所。”浙大儿院医务社工部主任沈美萍说。

“邻安小家”除了是落脚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能整合多方的支持力量,让压力重重的人们感到温暖,重拾生活的信心。

“社区里的食堂,针对患者和家属都是有优惠政策,还有图书馆、健身中心、托育中心等都是对他们开放的,有些居民也会自发给他们送点米面粮油等,真正把他们融到这个社区当中。有些家长出现心理问题,我们也会请心理医生干预?!?/p>

沈美萍和我说,这样的多重支持,就像光照进来,让许多人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很希望通过多方努力,让邻安小家的规??梢灾鸩嚼┐螅δ芨油晟?,服务延伸到更广的范围:“我们在探索实行医务社工模式,帮这些家庭建立社会支持体系?!?/p>

“邻安小家”上新了,还迎来了“社会众筹”

观潮社区的加入和上新和沈美萍的想法不约而同。

新的“小家”位于红门家园小区,紧挨着浙大二院滨江院区,从医院的西北门出来,往前走一个路口,右手边就是。

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每年接收肝移植等手术患者不少,其中有七成以上来自外省。术后的30天,他们仍需频繁返院复查。

对本就因治病而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异乡的房租成了压在肩头的又一重担。

上新的“邻安小家”是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张贴了崭新的墙布,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

我去的这一天(8月26日),小家正在进行最后的布置。

03.jpg

“邻安小家”。 记者 黄玉环 摄

04.jpg

邻安小家上新。 记者 黄玉环 摄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门口的柜子要贴上标签,方便每户人家使用;这里的开放格要改成展示墙,贴上小家入住须知……”观潮社区党委副书记蔡磊说,这些细节已经在他脑海里过了很多遍。

为了确??沙中?,观潮社区“邻安小家”采用“社区统筹+社会众筹”模式,并通过滨江区慈善总会设立专项账户,保证资金透明监管。

社区工作人员除了要盯着“邻安小家”的布置,还要操心资金来源。而这样一种全新的小家运营模式,以往并无先例,所有都是从零开始。

民政条线对接慈善总会,组织条线找企业众筹……自项目启动以来,大家都很忙,也乐在其中。

很快就有爱心企业进行了捐赠。

其中,大华股份华雨公益发展中心一口气就捐了10万元,刚好是“邻安小家”一年的运营费用。

“在大病面前,又是异地求医,许多人都是心力交瘁的,小家能够给予他们一些精神抚慰,这是一个很有情怀的项目,也体现了杭州的温度,会考虑长期支持下去?!贝蠡煞莼旯娣⒄怪行母涸鹑俗笈舴伤?。

高能云科技有限公司也捐赠了2万元,董事傅王健表示,希望用这笔资金,为辖区的公益事业尽点绵薄之力,“相信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之下,这个小家会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谢谢,让我们喘口气”

这其实不是我们第一次关注“邻安小家”。

我的好几个同事都去过。每次采访,总能看见暂住小家人们的悲伤难过,和一点点恢复的信心。

他们会和我们说,再勇敢一点,再等一等,再坚持坚持,都会好起来的。

他们还会说:谢谢,让我们喘了一口气。

05.jpg

邻安小家留言本里的故事和感谢。 受访者提供

06.jpg

邻安小家留言本里的故事和感谢。 受访者提供

观潮社区的蔡磊和我说,社区上新“邻安小家”这件事,也听到过一些非议。

你们服务好本社区居民就好,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去折腾这个事?

但蔡磊和同事们没有在意。

他理解,“邻安小家”不仅能展现杭州的城市温度,更能用这种身边的公益,让更多人有一颗向善的心。

众筹这种方式是新的尝试,让他高兴的是,小区有人主动来认捐,要给小家注入“一个普通人的心意”。

标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