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下五粮液 不差钱的”珍珠第一村”节俭办婚礼

撤下五粮液,换上自酿米酒,撤下龙虾鲍鱼,换上醋溜鱼,省下的钱捐给村慈善关爱基金。2月24日,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周麒麟和何莹珂的婚礼,成为当地的又一桩美谈。
上午8时,在村民志愿者的合力帮助下,何莹珂家门口的空地上已搭起了红色简易棚,大红喜字门上挂,没有燃放烟花爆竹,没有复杂的婚庆流程,婚宴上不见五粮液、鲍鱼等高档酒菜,只有自酿酒、醋溜鱼等家常酒菜,婚礼现场简朴而不失热闹,喜庆中一对新人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
喜宴快结束时,发生了令人暖心的一幕:在众多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两位新人从简办酒席节省下的钱中捐出了2000元给了村慈善关爱基金,并在长乐村慈善捐款记录本上郑重地写下名字,再次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和祝福声。
新长乐村被誉为诸暨市"珍珠第一村"之称,该村藏富于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居全市前列,是个不差钱的富裕村。红白喜事宴席上摆五粮液,村民早已习以为常。但从2018年6月开始,攀比之风悄悄转变。据统计,截至目前,全村20场红白喜事,光是五粮液就撤下600瓶,节省资金近53万元。

"起初让村民办酒撤下五粮液,可不是件容易事。"喜宴上,新长乐村80岁的老党员何如江说,"这些年,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大操大办过来的,到你这里,突然没有五粮液了,刚开始,不少人想不通。"喝着甜甜的米酒,老人回忆着。
"为了简办婚丧宴,村里成立了由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简婚志愿者联盟,一起筹办婚事,并提供公益婚庆、婚车、婚宴等服务,让村民红白喜事办得既有面子又得实惠。"长乐村党总支书记何立新说。
厨房里,本土厨师王兴雷正在忙碌着,摆着他面前的是一张"新风尚"菜单,醋溜鱼、红烧猪蹄、三鲜汤、椒盐鸡翅……吃着本土特色的菜肴,亲朋好友也连连称好。
"如今看见大家反响这么好,觉得自己全力支持移风易俗是对的!以前大操大办相互攀比这股风气确实要刹一刹了。"新娘父亲何国林算了算,这场婚宴撤下了30多瓶五粮液,婚宴场地从豪华酒店套餐改到了家门口,不燃放烟花爆竹,村里的党员干部还来义务当服务员,这样花费省了近9万元。
新长乐村将"酒席只用农家土酒、高档海鲜不上桌、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纳入村规民约中。节俭办酒,省下来的钱则用于做公益。喜宴上,何立新翻开了慈善关爱基金记录本,据统计,9个月时间,共筹集到善款73000元,举办了为16位家庭困难户送慰问金等4场爱心帮扶活动。

去年5月以来,诸暨市以"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打响移风易俗"攻坚战",破解"人情网",唤起新风尚。试点工作以婚丧宴席从简办入手,建立关爱基金,成立三级志愿服务队,大力推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据统计,自去年5月份试点以来,平均每场节支5万余元,已有179个行政村建立村级关爱基金,总计1545余万元;累计组织各类送温暖活动2560场次,帮扶群众5.3万余人。群众评价这是‘给了老百姓有面子的节俭"的民心工程。